《給十九歲的我》的停映,現在是多方受傷的局面 (學生、學校、張婉婷、創作團隊、電影發行商,甚至是香港電影界),各方都受影響。
至於主角張婉婷導演,大家當然口誅筆伐,這是必然的。香港很多人在搞不同項目,四處都是Project manager。我在想,若以同理心代入一下,可能張未必是大壞蛋,事實上世上做錯事的很多都不是大壞蛋。
真正的問題是自我中心。
覺得這樣努力Formulate一套電影,左砌右砌,歷經這麼多年,當初可能也沒有想這麼多,但到了中段可能感覺可以賣給商業院線,就順着去。但偏偏,卻疏忽了這類紀錄片的核心是人,受訪者願意放在校園自己人的渠道以DVD播,卻未必想全公開的播。
但作為舊生的導演搞手腦袋卻可能已墮進「路徑依賴」的想法,就是為了搞件事搞得大,達到目標,就行一步想一步,或幾步,覺得不錯,就繼續推,順着去。自己努力拿了這麼多年出來,幫學校,又幫香港說人生和社會變更,總之都是一心想搞好件事 — 這是搞Project的人很容易形成的心態,很容易形成的思考角度。
過程中真心覺得這樣做無問題,才形成真正的盲點。某個時段要推進項目時的自我中心,或整個人經歷多年搞東西而變得「以事為本」的自我中心,就易進展成為「搞手的盲點」,大家真要以此為戒。
歐贊年
從各種運動、倡議和創新感悟人生,永不停步,意義在何方就追過去。從事媒體、互聯網和創新發展,也參與政策倡議和社區發展。
【文創工業評論】《給十九歲的我》帶來的管理啟示
《給十九歲的我》的停映,現在是多方受傷的局面 (學生、學校、張婉婷、創作團隊、電影發行商,甚至是香港電影界),各方都受影響。
至於主角張婉婷導演,大家當然口誅筆伐,這是必然的。香港很多人在搞不同項目,四處都是Project manager。我在想,若以同理心代入一下,可能張未必是大壞蛋,事實上世上做錯事的很多都不是大壞蛋。
真正的問題是自我中心。
覺得這樣努力Formulate一套電影,左砌右砌,歷經這麼多年,當初可能也沒有想這麼多,但到了中段可能感覺可以賣給商業院線,就順着去。但偏偏,卻疏忽了這類紀錄片的核心是人,受訪者願意放在校園自己人的渠道以DVD播,卻未必想全公開的播。
但作為舊生的導演搞手腦袋卻可能已墮進「路徑依賴」的想法,就是為了搞件事搞得大,達到目標,就行一步想一步,或幾步,覺得不錯,就繼續推,順着去。自己努力拿了這麼多年出來,幫學校,又幫香港說人生和社會變更,總之都是一心想搞好件事 — 這是搞Project的人很容易形成的心態,很容易形成的思考角度。
過程中真心覺得這樣做無問題,才形成真正的盲點。某個時段要推進項目時的自我中心,或整個人經歷多年搞東西而變得「以事為本」的自我中心,就易進展成為「搞手的盲點」,大家真要以此為戒。
歐贊年
從各種運動、倡議和創新感悟人生,永不停步,意義在何方就追過去。從事媒體、互聯網和創新發展,也參與政策倡議和社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