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聲Career – 高德禮 (「凱康科儀」主席):創業需要創新 – Bio-Tech企業家在香港大搞Medical-Tech

Mar 20, 2022
Editor

科技創新,一日千里,才促使光纖的出現,令你不需多花一秒就能看到這篇文篇。同樣,世界和市場都需要與時並進,政策和企業都要創新,才可令經濟發展有所突破,促進增長。營商超過50年,物為「凱康科儀有限公司」主席的高德禮 George Cautherley (George),至今已是生物科技界和藥品製造業成功的企業家,分享他在創業和企業創新的見解。

機緣巧合投身醫療業務 成為成功企業家

George很久前已從事保健產品生意,六十年代時已到內地工作,推廣一些醫療設備和一些保健產品,後來更在當地開設廠房,生產醫療設備和保健產品。而在近十年,他更積極努力研究有關生物科技的技術,讓醫療設備發展更進一步。「 1964 年時,叔叔邀請我從英國來到香港替他打工。」叔叔的公司是綜合貿易,有不同的業務,而George加入時,恰巧成立了一個醫療產品部門。George並沒有相關的學術背景,也欠缺相關的技術知識,「但當時就覺得這範疇很有趣,醫療技術亦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領域,所以喜歡新事物的我就著手幫助叔叔了。」

後來,有了多年的經營經驗,他覺得要向外闖闖。於是,在1980年,我成功幫助一家英國公司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公司,在 1993 年,我購入了他們的股份,真正成為了一名企業家。」自此之後,George便慢慢分散投資其他業務。

縱然George的業務涉獵多個範疇,但他一直都沒有放棄醫療產品業務。「我認為醫療產品業務是一個非常穩定的業務,無論經濟好壞,人還是會生病,需要醫療設施。」他分析說,當經濟不好,人們負擔不起,就會去政府醫院;當經濟好,而他們能負擔起,他們會去私家醫院。無論如何,這業務是有個必然穩定發展的未來。

天生企業家性格 成功在我手 「從來沒有最困難的時期」 

而在經營生意的日子裡,George體會甚多,他分享說,做生意,所有的決定都是取決於自己手上。如果成功了,就是你的成功。如果失敗了,那就是你的失敗。這是自己的決定,所以同時亦要自己承擔全部責任。他慶幸自己沒有去「打工」,因為他的性格從小就開始承擔責任,所以並不適合「幫人打工」,他不喜歡被要求做一些以前從未被要求去做的事情。他喜歡「因為有動力,所以去做某事,嘗試並實現某事」,他嚮往那種不受其他人干預的情況下,自己做想做的事的自由,所以他才能成為企業家。

一個人在成功之前,一定經歷不少困難及挑戰,George也不例外。他覺得當時自己年資尚淺,要為英國合作夥伴創辦公司,他形容那是相當困難的。不過,他認為自己很幸運,因為在993 年他決定買下那家公司時,他獲得他們的資金支持,儘管他需要用他的收入償還購買價格,但他在公司的收入足以支付這筆費用。所以,現在回想,他覺得自己並沒有那個真正無法克服困難的時期。

何時創業 與 如何創業

作為一個過來人,George對於創業又有甚麼心得?憑藉George的多年營商經驗,到底甚麼時候才是一個最合適的創業時機?「只要你有正確的想法,任何時間都是合適的。」他解釋,當察覺業務有需要擴充發展,那就是個時機。若然那是個新的想法,你打算快速推向市場,那就需要考慮當前的經濟形勢;以現時的經濟情況為例,市場不太活躍,就不要急於將新產品推向市場,反之,你該著手展開兩至三年的開發籌備工作,讓一切穩定妥善地進行,打好基礎。

「當你有一個好主意,就可以開始思考如何去做,並將其付諸實踐,在你還有工作,還有收入的時候嘗試多找支持。」在全力經營新業務前,早期辛勞的工夫都在日常工作中(有財政支持的情況下)體驗過程中的辛勞,當進入下一個階段時,就可順利一點,展開尋找資金來源的支持,如結交一些業界新朋友,多參加行業內的投資聯誼活動。「我不確定香港的文化是怎樣,在其他地方,眾籌就是最為普遍的方法。」

創業需要「創新」

除此之外,George亦談及創業者亦需要「創新」。推動香港創新的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我認為創新是香港必須進入的領域,創新的重點是『發展技術』,而不是製造點。」他解釋,在香港,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都高,根本不再適合做製造的環境。一河之隔的深圳,其製造業的成本便宜多了。George分別有深圳和海南各有工廠,所以他深信來自內地的挑戰;因此,他認為香港在發展技術上有更好的機會。「我認為政府的政策可更集中地處理這方面。」在香港,社會或經濟發展一向也沒有做太多的創新,而且感覺也很遠。George認為,政府要帶頭做起,首先向大學投入更多的資金,讓他們有機會進行更多研究;而大學需要做的是有一個更好的方法令他們的研究商業化。

「大學裡的研究人員是學者和管理人員,也許不太了解商業世界是怎樣的,所以我認為也許政府可以利用科學園為所有香港的大學建立技術轉讓,然後他們必須首先拒絕向科學園提供他們的知識產權,然後讓科學園可以有能力聘請在商業化方面有良好記錄的技術轉讓專家。」不過,他說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是政府在起步時必須了解的,但他深信這樣會令香港有所突破,日後會更成功。

給想創業的你

在香港,創業成本高,很多業務創立後,在 1 到 2 年後就關閉,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可能因為提供了錯誤的產品或者是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啟動。因此,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市場需要。如果你要進入 IT 業務,你只需要一台電腦和互聯網連接,你就可以開發你的軟件產品,可以吸引潛在投資者。要是你想進入設備、製藥、診斷領域,你需要得到足夠的資金,這過程絕不容易。因此,在創業之前,要做足準備,充分了解涉及的風險,才進入一階段。

 

出品:CoolJobz、Community Development Initiative (CDI)、Incu-Lab、OurTV